隧道弹簧半圆排水管施工注意事项:
1. 外插角控制在 12°,尾端支撑于钢架上,每两排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大于 1.0m。双排超前小导管,一排外插角 45°,第二排外插角 12°,尾端支撑于钢架上,每两排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大于 1.0m。
2.砂浆锚杆设置四车道隧道Ⅲ级围岩地段。锚杆采用直径 22mm,长 450cm(400cm)的螺纹钢筋砂浆锚杆,杆体材料采用 HRB400 钢,环向间距 40cm,排距为 2.4m(3.0m)。实际施作时锚杆方向应根据岩体结构面产状确定,以尽量使锚杆穿透更多的结构面为原则,外插角控制在 15°左右。采用早强砂浆作为粘接材料,每两排锚杆的纵向搭接长度要求不小于 1.0m。
3.加固注浆分大管棚注浆和周边加固注浆,主要用在Ⅳ~Ⅴ级围岩地段,以通过注浆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提高岩体对结构的弹性抗力,改善结构受力条件。大管棚注浆是利用洞口长管棚先行敷设的钢花管进行;周边加固注浆是利用Φ42 小导管和Φ25 系统锚杆进行。注浆宜采用单液注浆,不仅可简化工艺,降低造价,而且固结强度高,因此注浆前均应进行单液注浆实验,如单液注浆效果好,能达到固结围岩的目的,全隧道均可用单液注浆方案,如可灌性差,再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实验,双液注浆参数应在本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验按实际情况调整。注浆一般按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 10 分钟后,进浆量仍达不到设计注浆量时,也可结束注浆。注浆作业中应认真作好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初期支护和工作面状态,保证安全。
4.侧导坑开挖对于主线四车道隧道Ⅴ级围岩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每循环进尺控制在 0.5~1.0 米,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减小隧道收敛变形。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中隔壁拆除时机及一次拆除长度。当隧道仰拱完全闭合,并根据量测结果初期支护稳定时,方可拆除中隔壁,一次拆除长度不大于 5m。
5.洞内横通道及紧急停车带洞内横通道根据隧道长度布置,在满足规范要求基础上,综合考虑隧道围岩分布,尽量布置于Ⅲ级围岩或Ⅳ级围岩较好段落,同时避免布置于Ⅴ级围岩内。洞内横通道有四种:汽车通道、人行通道、洞内变电所和联络通道。人行横通道与汽车横通道结合考虑,主要便于隧道管理人员巡查、检修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和救援。洞内变电所主要用于隧道机电设备放置。
100mm软式半圆透水管性能:
A.通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横通道与正线隧道相交处的三通区为三维空间结构,结构受力复杂。设计计算按下述施工顺序进行。即先开挖正线隧道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并将部分初期支护的作用力,有效地转移到通道口的钢门架与砼洞门墙上,再开挖横通道,施作初期支护。
B.既有隧道横通道及紧急停车带开挖方式既有隧道未预留通道位置,为方便紧急情况下救援与逃生,在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必须设置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由于既有隧道已运营多年,势必会出现一些病害,横通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较大。车行横通道施工:由于本项目既有隧道未预留车行横洞位置,因此,施工时开挖新建隧道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并将部分初期支护的作用力,有效地转移到通道口的钢门架与砼洞门墙上,再开挖通道,施作初期支护,施工至距既有隧道 10m 后暂停施工,施工新建隧道及车行通道的二次衬砌。待交通转换至新建隧道后,可考虑采用机械切割,凿除既有隧道衬砌,车通口二衬整模拆除。紧急停车带施工:对于单侧新建四车道隧道方案,紧邻新建隧道的既有隧道需要改变行车方向,对长度大于 1000m 的隧道,应在行车方向右侧采用局部扩挖方式增设紧急停车带,并对原紧急停车带设置隔离设施禁止车辆驶入。扩挖紧急停车带时,两端需要根据既有隧道施工缝各设置不大于 10m 的过渡段,拆除既有隧道二衬,复测断面,重做二衬配筋加强,并在两端施作拱架临时加固措施;尽量采用机械开挖法,每凿除扩挖一段,马上施作衬砌结构。
C.人行横通道施工:施工时从新建隧道侧向既有隧道侧施工,至接近既有隧道边 6m 时,暂停施工,待交通转换至新建隧道后再从既有隧道侧采用切割或机械开挖施工,人通口采用矩形开口拆除。施工中应进一步检查人行道位置,应确保人行道边缘距既有隧道施工缝或变形缝不小于 2m。当洞室位置处于紧急停车带扩大断面时,不做土建洞室(壁龛),采用明柜式电话间。
D.消防设备洞室位置:设置在洞内行车方向右侧墙壁上,每隔 40m 设置一处,由于考虑消防水龙软管长度问题,设备洞室间距均应为 40m。当洞室位置处于紧急停车带扩大断面时,不做土建洞室(壁龛),采用明柜式。
E. 灭火器洞室位置:四车道中长隧道,应配合消火栓洞室沿隧道行车方向左侧与水消防洞室交错设置.
50mm软式半圆透水管施工洞内路面结构:
①主洞隧道路面采用复合路面结构,即 4cmSMA-13 细粒式沥青砼 6cmSup-20 中粒式沥青砼 24cm 厚配筋C40 砼(C40 砼施工时应以抗弯拉强度指标控制,要求抗弯拉强度 5.0Mpa 以上)。在非仰拱区段,路面下设置 15cm 厚 C20 素砼垫层兼作找平层。
②车行横通道路面路面板为 22cm 厚 C40 砼(要求抗弯拉强度 4.5Mpa 以上),路面板下设置 12cm 厚 C20 素砼找平层。